本文作者: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委书记 夏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通过强化“河、湖长制”来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梁子湖位于长江中游江汉湖群,水域面积居全国第八大、湖北第一大,拥有282种动植物资源,是2009年世界湖泊大会的唯一参观点,2011年被列入亚洲湿地保护目录,是武汉城市群2000多万人口的重要战略储备水源地。
曾经的梁子湖,其湖域周围布满了各类制造企业、养殖场,沿湖排污口近千个,部分水域水质一度沦为劣V类,《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等主流媒体都曾就梁子湖污染问题进行过专题报道。为保护好梁子湖这一重大水生态资源,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大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湖泊,突出水岸同治,发动全民共治,做实“湖长制”实现“湖长治”,打造共管、共治、共享的江南湖泊治理新模式。
干群共管护梁湖。针对梁子湖小湖依大湖、母湖连子湖的湖汊众多特点,梁子湖区在区级设置生态常委,在乡镇设置生态委员,将湖长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确保梁子湖区域内各水系横向到边、纵向到角都有人管。面向社会招募心系梁子湖大保护的民间湖长队伍,有726名“企业湖长”“乡贤湖长”“巾帼湖长”认领梁子湖区的湖汊湖湾,1500名爱湖人士自发组建的志愿服务大队于每月14日巡湖日开展巡湖、护湖活动,“人人是湖长、湖长制人人参与”的氛围逐渐形成。
协同共治净梁湖。早在2013年梁子湖区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区实施“三严”(严禁挖山、严禁填湖、严禁违建)、“四禁”(禁捕、禁珠、禁围、禁养)以及“五全”(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垃圾全外运、污水全处理、“三边”全绿化、厕所全改造)等工程来确保不让一滴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梁子湖。7年多来,梁子湖区放弃税收近十亿元;1455户梁子湖渔民洗脚上岸;关停整改畜禽养殖场214家;曾拥有1.4万亩珍珠养殖的珍珠小镇退出养珠产业,以高昂的代价换来了群众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明显改善。为巩固梁子湖治理成果,梁子湖区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改革经验,瞄准梁子湖监管力量分散的短板,在沿湖四区中率先设计出“湖长吹哨,警长报到”工作机制,按照每个河湖1名警长的要求,落实河湖警长59名,并设立专门生态法庭,实现“湖长”与“警长”配套,刑法与司法衔接。仅2019年就受理破坏生态案件39件,刑事立案10起,刑事拘留19人,移送起诉4人,形成了保护梁子湖的强大法治震慑。
致富共享靠梁湖。梁子湖区的湖泊治理成效为地区连续两年带来了过亿元的区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为更大程度激发群众的保护自觉,筑牢群众与梁子湖保护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梁子湖区每年拿出5000万元设立生态农业、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基金,帮助35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致富增收。积极开发生态公益岗位对全区河湖进行保洁管理,营造了河底无淤积、河面无垃圾、绿化无破坏的河湖环境,同时也为400多名上岸转产渔民、珠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梁子湖区人民在梁子湖大保护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越来越体会到“人不负碧水、碧水不负人”的真理力量。
环湖山秀塞鸿轩,村落星棋花树繁。今天的梁子湖区域内湖面水质常年稳定至II、III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开始大面积出现,一度绝迹的银鱼又在梁子湖的水面上重现。正如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丹教授所说:“梁子湖是目前中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生物量最大、群落类型最齐全、原生植被保持最完好的大型淡水湖泊。”今天的梁子湖区20万干部群众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守护梁子湖,保护梁子湖,呵护梁子湖,打造中国淡水湖泊治理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