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潘骞 通讯员 杨振宇 淮北报道
凌晨,一阵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安徽省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马明超从睡梦中惊醒。放下手机,马明超用最快的速度起床,顾不得洗漱,就走出了家门。
原来,一辆装运30吨纯苯的槽罐车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境内发生倾覆,滑入路边封闭的水坑,导致纯苯泄漏并起火燃烧。在赶赴现场途中,马明超向淮北市环保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通知环境监察支队有关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市政府、省应急办报告。
与此同时,环境监察人员、应急监测人员在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带领下,也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开展调查、监测工作,并向有关单位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处置建议,使事故得到了妥善处理,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淮北市环境监察机构(环境监察支队前身),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的环境监察机构之一。随着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
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以污染减排为中心,切实加大现场监察力度。对国控、省控企业加大现场监察力度,对污染源和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每月不少于两次现场监察和一次夜间暗访,一般源每月不少于一次现场监察。
仅去年一年,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现场监察各类排污单位5800户(次),完成24个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试生产、38个新建项目的环保验收现场监察。强化生态环境的监察力度,开展对非工业项目、畜禽养殖的现场监察和专项执法活动,出动执法人员310人(次),并会同有关部门,关停取缔小造纸、小炼油厂等4家。
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发现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排污单位,坚决依法予以处罚。同时,认真办理信访、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所有信访来电均有登记、记录和处理结果,查处率和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在加强环境监管的同时,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业务培训,使各项工作驶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也造就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工队伍。
2011年7月中下旬,淮北市环境监察支队接报淮北市污水处理厂NH3-N经常超标。为查明真相,环境监察支队240小时连续彻底排查。经过近19天的排查,最后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一家印染公司,在铁证面前,这家公司只得立即整改并接受处理。
要在环保服务中加强监管,在环境监管中优化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淮北环境监察支队加强对环境安全隐患、治污设施安全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和排查,做到预防优先,防管结合。对新建项目,主动指导企业按环保要求完成“三同时”,使项目建设不出差错、不走弯路。对已建成运行企业,主动指导企业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改,消除环境隐患。
安徽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文有不久前率队来到淮北市,对挂牌督办企业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工作结束时,王文有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淮北市环境执法监督有力,对企业指导有方。从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出环境执法监管的痕迹。”